主页 > 使用教程 > 常见问题 >

常见问题

电报老司机带你玩转社群资源宝库

作者:纸飞机下载 | 发布时间:2025-09-30 16:47

一、犯罪工具属性与典型手法

1. 诈骗活动载体

Telegram因加密性强、“阅后即焚”等功能,被犯罪团伙用于组织电信诈骗、洗钱、等非法活动,尤其成为跨境犯罪的重要通讯工具^^。诈骗分子常以“高薪兼职”为诱饵,诱导青少年下载Telegram,再转移至“蝙蝠”等小众加密软件实施“手机口”诈骗(即用两部手机中转诈骗电话)^^。

2. 个人信息贩卖平台

犯罪团伙通过Telegram贩卖公民个人信息(包含身份证号、手机号等敏感数据),形成从黑客盗取到下游销售的黑色产业链,每条信息售价0.5-2元不等^^。

3. 虚拟货币诈骗

诈骗群以“搬砖套利”等话术诱导受害者参与虚拟货币交易(如ETH、USDT),实则实施资金盘骗局^^。

二、执法行动与监管问题

1. 创始人被捕事件

2024年8月24日,Telegram创始人杜罗夫在法国机场被捕。法国警方指控其平台因缺乏监管,成为恐怖主义、洗钱、儿童等犯罪内容的聚集地,涉嫌“协助犯罪”^^。该事件引发对西方“言论自由双重标准”的争议^^。

2. 国内外打击案例

  • 中国多地警方要求家长检查未成年子女手机,若发现Telegram、“蝙蝠”等加密软件需立即卸载,避免青少年无意中成为“帮信罪”共犯^^。
  • 2024年11月,中国永宁刑侦破获通过Telegram组织的新型电诈案,犯罪团伙利用他人手机卡拨打电话实施诈骗^^。
  • 三、风险提示

    1. 青少年高危群体

    犯罪团伙针对暑期在家的学生群体,以“轻松赚钱”话术诱骗其参与非法通讯中转活动,已有未成年人涉案^^。

    2. 法律后果严重

    为犯罪提供通讯支持、贩卖个人信息或参与洗钱,均可能构成帮助络犯罪活动罪(帮信罪),面临刑事责任^^。

    >

    本文章来自(http://www.iottech.com.cn),转载请说明出处!

    上一篇:安卓设备未安装Telegram应用解决方案

    下一篇:没有了